10月26日下午,南海的风里飘着股“不对劲”的味儿——美军“尼米兹”号航母上的两架飞机,不到半小时接连栽进海里。先是下午2点45分,MH-60R“海鹰”直升机刚起飞执行“例行任务”就失控坠海;紧接着3点15分,F/A-18F“超级大黄蜂”战斗机起飞时也“翻了车”,好在两边飞行员都捡回了命,但这事儿一传到网上,网友的脑洞直接开成了“万花筒”。

“是不是被电磁攻击了?”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“神秘力量”——毕竟电磁武器能瞬间干扰飞机系统,听着特“带劲”。但咱得说句实在话,这猜测真站不住脚:航母战斗群的电子监视设备跟“筛子”似的,要是有人偷偷发动电磁攻击,美军不可能一点儿动静没有,更不会等到现在还没“实锤”。

倒是特朗普昨天在“空军一号”上的回应,给了个更“接地气”的方向:“可能是燃油质量不好。”这话不是空穴来风——两架出事飞机用的都是美军通用的JP-8喷气燃油,要是起飞前加了同一批有问题的油,接连掉机就说得通了。再说了,燃油要是混了水、杂质或者被污染,发动机很可能“”,飞机可不就“失控”了?

有人要问:“军用燃油不是层层检测吗?咋会出这事儿?”这里头的门道可不少。要么是来源有问题——当年美海军“胖子伦纳德”贪腐案,马来西亚商人把劣质油卖给美军,拉了几十个军官下水;要么是“尼米兹”号自己“掉链子”——这船都50岁了,是美军现役最老的航母,今年年底就要拆废铁了,2022年储水仓就漏过,储油舱指不定也“松松垮垮”,油里混点锈渣或海水,发动机能不“闹脾气”?

其实这事儿往根儿上捋,就是美军自己“作”的。“尼米兹”号从3月份就离港远征,在中东跟反美势力“纠缠”了大半年,本来该回家休息,结果非要跑到南海来“秀肌肉”——高强度战备加上老船“身子骨”不行,能不出事儿吗?

再说了,南海哪来的“魔咒”?看看之前的事儿:2017年“菲兹杰拉德”号撞船、2021年“康涅狄格”号核潜艇撞山、2022年“卡尔·文森”号的F-35C坠海,哪回不是因为美军跑到这儿来“找存在感”?说得没错,“美方频繁炫耀武力,才是海上安全问题的根源”。

“尼米兹”号都要退役了,还得硬撑着演“霸权戏”,结果演砸了——摔飞机的背后,是美军的战略判断“脱离现实”,是霸权野心在“透支”自己的军力。要是还不明白“远路无轻担”的道理,还想着跑到别人家门口“耍横”,那以后这样的事儿,估计还得接着来。毕竟,“作妖”的人,早晚得栽跟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