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到条消息,说“上海某示范幼儿园的老师被抓了”,配着几张女老师的工作照,看得人心里发慌——这事儿是真的吗?别慌,5月12号上海青浦公安的通报给了准话:全是瞎编的,编瞎话的三个人都被依法刑事拘留了。

第一个挑事的是39岁的孟某,5月8号在微信群里聊天时,为了显自己“消息灵通”,张嘴就捏造“某幼儿园3名老师被抓”“有人专门牵线组织”“老师为追求高端生活去”这类没根没据的话。就这么几句闲聊的“吹牛”,很快在群里传开,成了谣言的“源头”。

接着是32岁的张某某,5月9号看到相关信息后,觉得“这能博眼球”,直接去幼儿园公众号了女教师的工作照,发出去说“这就是涉案的老师”。原本只是小范围传的谣言,有了“照片为证”,一下子扩散开来,连不少家长都开始给幼儿园打电话问“是不是真的”。

最离谱的是37岁的高某某,5月11号为了给自媒体涨流量,连核实都没核实,直接用AI软件输了几个关键词,生成一篇“上海示范幼儿园教师被抓”的文章,发在自己账号上。这篇AI写的“新闻”,让谣言彻底“炸”了——网上好多人都在讨论,可谁能想到,所谓的“真相”竟是AI编出来的?

这些谣言,对当事老师的伤害大到没法说:本来好好上班,突然被人贴了“”的标签,走到哪儿都有人指指点点,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名誉全毁了;幼儿园也平白无故被泼脏水,好好的示范园,家长都开始担心“我家孩子的老师靠谱吗?”

我做过几年电视台记者,见过不少谣言害人的事儿,但用AI造谣还是头一回见。科技是工具,不是“造谣的挡箭牌”——不管是嘴编、用照片,还是用代表本人观点文章,只要传了不实信息,就触碰了法律红线。
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敲键盘前得想想:你发的东西,有权威来源吗?能经得起警方核查吗?别为了“显能耐”“涨粉”,就把别人的生活毁了。现在孟某、张某某、高某某已经进去了,希望这个事儿能给所有人提个醒:造谣一时爽,刑拘悔断肠!

说到底,咱们刷到消息时多留个心眼——没警方通报、没正规媒体报道的,别瞎转。毕竟,毁掉一个人的名誉只要几分钟,可要挽回,可能得用一辈子。

网民用AI编造3儿子不养老人被罚